早期古罗马艺术特点及古典艺术发展史 古罗马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日期:2017-10-20 / 人气:

早在罗马文明兴起以前,在意大利中部的拉丁姆和托斯卡纳,生活着特伊鲁立亚人。他们的文明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兴盛起来,公元前6世纪达到全盛。特伊鲁立亚人的墓葬壁画表现出一种对酒当歌式的生活风尚。公元前5-3世纪中,罗马文明兴起。
 
迦太基战争后,罗马人也征服了希腊。大量希腊艺术品作为战利品被带入罗马。希腊的工匠、艺术家和学者或作为战俘,或作为访客也来到罗马,极大地推动了罗马艺术的繁荣。罗马一统地中海世界以后,整个地中海的财富能够为罗马所利用,促成了罗马豪华壮观和典雅的艺术风格形式。
 
罗马人在希腊雕塑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更熟练的技巧。由于罗马人对希腊雕塑的介绍和仿作,我们认识了许多希腊雕塑名作。罗马人把希腊人开创的古典艺术推进到新的高峰,特别是在建筑方面,成为古典风格建筑的典范。即使许多世纪过去了,当人们在罗马废墟巨大的柱廊间散步时,也会想起那句名言——“宏伟即罗马”。以四通八达的罗马大道、高架引水渠、公共浴室、剧场和巨大的竞技场以及其他公共设施为代表的罗马高度的市政建设和生活水准,直到19世纪才在西欧被超越。
 
罗马雕塑比希腊塑像更具写实性,希腊雕塑注意理想化和戏剧性,而罗马艺术家则寻求真实地再现模特儿的外形和栩栩如生的面部表情。著名的奥古斯都·屋大维塑像至今仍耸立在罗马。身材魁梧高大的奥古斯都身着华丽的盔甲,左手执令牌,右手高举,坚定的双眼目视前方。他的威严、力量感和富于写实性为后世许多上层人物塑像所无法企及。罗马的胸像也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为后来的胸像建立了范型。胸像《卡拉卡拉皇帝》把一位残暴无情、咄咄逼人的皇帝表现得活灵活现。而《阿格利波》则将一位政治家的深邃目光表现得淋漓韭。
 
《麦迪奇的维纳斯》是1820年《米洛的维纳斯》被发现以前世界上最著名的裸体女神雕像。雕像为大理石,高1.53米,为公元前4世纪希腊雕像的复制品,起初被置于罗马皇帝尼禄的妻子屋大维娅的房间柱廊中,现收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中维纳斯的造型同罗马的这尊雕塑极为相似。
 
受到赞誉的罗马雕塑还有图拉真纪念柱上的浮雕。图拉真纪念柱是为纪念皇帝图拉真打败蛮族的一场战争。圆柱上螺旋形的饰带,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的战斗场面,具有戏剧性的写实风格。
 
帕加马的宙斯祭坛和罗马的和平祭坛是壁雕黄金时代的两个代表作品。公元前188年,小亚细亚的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为纪念其祖先阿塔罗斯一世战胜加拉西亚人,建造了这座有浮雕群像的宏大祭坛。帕加马祭坛呈矩形,另附两个配殿,浮雕长120米,高2.3米。雕塑家们曾特地到雅典观摩帕提侬神庙的浮雕。帕加马祭坛浮雕表现了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与来犯的巨人的战斗。祭坛北面墙壁上是黑夜和海底的神,南面墙壁是太阳神和月亮神,处于正面的东壁是宙斯和雅典娜与巨人搏斗的场面。帕加马浮雕构图复杂,人物形体扭曲,表情紧张异常,生动激烈的战争场面同帕提侬浮雕的欢快和庆典式的气氛不同。帕加马祭坛采用“圆雕”,人物造型突出墙面,明暗效果更富戏剧性。
 
和平祭坛是元老院为庆贺奥古斯都平定四海,维护罗马帝国和平的丰功伟绩而举行祭祀之用的。祭坛建于公元前13-前9年。和平祭坛长11.6米,宽10.6米,前后两道门,外墙有人物浮雕,祭坛内室墙上则为几何图形等非人形雕饰。祭坛浮雕表现罗摩罗斯两兄弟创建罗马城的故事,祭坛落成的游行仪式,以及皇帝奥古斯都和其他帝国重要人物的形象。浮雕的游行场面镇定庄严,充满人情味,体现了希腊古典时期的纯净风格。
 
罗马的建筑继续发扬了希腊建筑的匀称和比例原则。立柱的高度和间距支配着拱券的尺度和间距,确定整个建筑结构的比例。然而,罗马的建筑比希腊建筑更为宏大,这主要归功于水泥和拱顶技术的发明。拱券技术是罗马对欧洲建筑最大的贡献,影响无与伦比。罗马建筑的布局、空间组合、艺术风格都同拱券结构有紧密的联系。出色的拱券结构技术使罗马建筑无比宏伟。促进罗马拱券结构发展的是天然混凝土,其主要成分是火山灰,加上石灰和碎石之后,凝结力强,坚固,不透水。罗马建筑的伟大成就就在于利用拱形结构进行大面积跨越。
 
为支承沉重的拱顶和穹顶,罗马人用混凝土修筑厚达几米的墙。公元前1世纪,渐渐流行用大理石板贴在墙面的做法。大理石板厚度可以小到2.5厘米,工艺水平很高。l世纪,宫殿、豪华的府邸和公共建筑的窗户上开始用厚度只有几毫米的平板玻璃。依靠这些技术和材料,罗马人创造了许多建筑奇迹。他们建造了直径和高度都达几十米的穹顶,以及庞大的拱顶和穹顶的复杂的组合。
 
罗马人通过柱间距的变化也创造了古典建筑的节奏语言。罗马人根据柱子的直径建立了五种标准形式。在维特鲁威的书中,柱子最密的分隔被称为密柱式,为柱径的l.5倍,接着是窄柱式、正柱式、宽柱式,最宽的离柱式间隔为柱径的4倍。窄柱式和正柱式最为通用。当你在这些不同的柱式间散步时,你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窄柱式犹如一场急速的比赛,正柱式间则可以如绅士般散步。密柱式意味着暂停,跨度非常大的离柱式如缓慢的跃进。游览罗马的古典建筑,犹如欣赏一首乐章。宽柱式宛如乐章中的“柔板”,正柱式如“行板”,窄柱式形同“快板”,密柱式多少像“急板”,而离柱式则与“慢板”相似。
 
罗马的公共建筑有三大代表类型。以大斗兽场为例的带长廊的圆形竞技场、以万神庙为代表的穹顶建筑和凯旋门。它们受到崇拜,并被尊为罗马建筑表现手法的源泉。虽然罗马建筑的形式还很多,例如公共浴室,其建筑极为铺张排场,有拱形厅堂以及许多套间,但唯有圆形竞技场和凯旋门才成为古典建筑文化的典型组成部分。当然,万神庙也成为一切伟大的古典穹隆顶建筑的原型。
 
圆形竞技场
巍然屹立的圆形竞技场是罗马城永恒的象征。竞技场占地约两万平方米,大直径为188米,斜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外围墙高50余米,为大理石砌成。圆形竞技场上下共分四层。形成拱门的石柱也颇有特色,每层由半圆形石柱相隔,共分成80个拱形门洞。第一层用多利克式拱柱;第二层用爱奥尼亚式拱柱;第三层用科林斯式拱柱;第四层用罗马人情有独钟的方倚柱。设计者以不同柱式的搭配使竞技场既坚固耐用又富于美感,多种柱式的灵活搭配在视觉上造成了相对缩小建筑物的效果。圆形竞技场建成时,第二层、第三层每个拱门洞中都有姿态各异的大理石雕像一尊。第四层与下面几层不同,它的外墙表面装饰简单,像顶层阁楼,带长方形透光窗户。
万神庙
万神庙是用水泥与砖,依靠一套穹形支架从上到下、从内部支撑而建立起来的。内壁用彩色大理石和铜装饰,并广泛运用了拱门和壁龛以减轻重量。万神庙的基层墙厚5.9米,上层为1.5米。圆顶上部是一个圆形天窗,是整个建筑的入光口,口径为8.92米。这种穹隆式的圆顶使得整个大殿具有一种浩阔之感,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小的宇宙之中,油然而生肃穆之情。当天气晴朗时,阳光从穹顶中央直径达9米的天窗落下,呈束状射入大殿之中;当天空飘雨的时候,则雨丝飘飘,如烟如雾。
 
万神庙大门口有十六根科林斯式的巨大圆柱,圆柱呈玫瑰色和灰白色,带有浓厚的希腊色彩。直径为43.4米的万神庙大圆顶的世界纪录,直到1960年才被在罗马所建的直径达100米的新体育馆大圆顶打破。
 
凯旋门
凯旋门与纪念柱是炫耀罗马帝国对外战争的胜利与战功的纪念性建筑。它萌发于共和国晚期,兴盛于帝国时代。一般的凯旋门多为方形立面、高高的基石与女儿墙、三开间的拱券柱式。中央的拱券门高而宽,两旁的较矮窄,上面刻有浮雕,女儿墙头饰有象征光荣与胜利的青铜车马,墙上刻有铭文,雕饰极为华丽。建于312年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和建于81年的第度凯旋门是其中的杰作。凯旋门对古典建筑语言的贡献,是它的空间被柱群分成窄、宽、窄三个不等分的部分。其次,是顶楼的造型和雕像。
 
纪念柱
纪念柱一般立于罗马城中心,如建于109-113年的图拉真纪念柱便是其中的代表。其柱身高35.27米(包括底座与柱顶的雕像),柱子本身高达29.55米,底径3.7米。柱身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分18段,柱心是空的,有石梯盘旋而上达至柱顶。柱身上雕刻着200多米长的雕带,绕柱23匝,柱头上立有图拉真的全身铜像,极为壮观。
 
罗马的绘画留存下来的并不多。从几幅在火山灰下发掘出来的庞培城遗址中的壁画和马赛克镶嵌画,我们得以窥见罗马的绘画。罗马人几乎在所有需要铺砌防水和坚硬护层的地方都运用了镶嵌艺术。在罗马附近的巴华斯特里纳出土的公元前1世纪马赛克镶嵌画《尼罗河的风光》,表现了尼罗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和日常生活。地图板块式构图颇似中国的山水画。
 
公元前79年维苏维火山爆发被掩埋的庞培城是一座展示公元前1世纪到1世纪罗马帝国社会城镇建筑和艺术的博物馆,城中一座被称为“神秘别墅”的私人住宅因其中一个房间的一组壁画而闻名。神秘别墅共90个房间,壁画所在的是长7米、宽5米的客厅,客厅四壁的壁画组成10个场面,主题是描写与男女婚姻有关的仪式和传说。
 
庞培的艺术持续了两个多世纪,从公元前180-79年期间,可以看出四个不同时期的风格。1.公元前180-前150年,特点是用绘画的方式在墙面上绘出大理石和其他建筑材料的纹路,画面上有少量的人物和小型风景;2.公元前80-前14年,运用透视法,使画面呈现立体观,壁画的下部绘成大理石条座,中间的人物以仿真的石柱分隔开,神秘别墅的壁画代表了这种风格;3.与第二种风格同时期,被称为“矫饰主义”,不再强调透视法。壁画主要表现风景,上部绘建筑物,下部绘有大量装饰图案;4.50-79年,它是第二和第三风格的混合的产物,下部被绘成大理石条座形式,上部为逼真的建筑物图形,中间为风景人物画。
 
庞培古城遗址的壁画显示出罗马的绘画不仅能表现风景,而且能描绘一种柔和朦胧的空气感。虽然罗马时代的画家并没有掌握构造空间深度的原理,但风景画已能体现远近的空间感。
 
罗马帝国后期已出现早期基督教艺术作品。早期基督教地下墓室的壁画如《柏罗丁胸像》和壁画《唐娜·维尔塔》,表现了在基督教影响下,绘画从古典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后退,走向不重视自然形态和比例,否定人的行动的重要性的倾向。



现在致电 400-0770-111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